学术论文常见的选题方法

来源: 出国留学网

  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研实践的能力体现,也检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之一。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事关学生能否顺利毕业,各类高校对此都高度重视。近年来一些毕业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抄袭现象严重、选题过于集中等等,因此有必要对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进行指导。

  学术论文选题的三个层次,也是衡量学术论文水平的三个标准:一是填补学术空白;二是达到学术前沿;三是力求可持续发展。

  下面介绍五种常见的选题方法。

  1、筛选捕捉法

  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对占有的文献资料快速地、大量地阅读,在比较中来确定题目的方法。浏览对这种方法很重要!浏览,一般是在资料占有达到一定数量时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这样便于对资料作集中的比较和鉴别。浏览的目的是在咀嚼消化已有资料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寻找自己的研究课题。这就需要对收集到的材料作一全面的阅读研究,主要的、次要的、不同角度的、不同观点的都应了解,不能看了一些资料,有了一点看法,就到此为止,急于动笔。也不能"先入为主",以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观点或看了第一篇资料后得到的看法去决定取舍。而应冷静地、客观地对所有资料作认真的分析思考。在浩如烟海,内容丰富的资料中吸取营养,反复思考琢磨许多时候之后,必然会有所发现,这是搞科学研究的人时常会碰到的情形。

  筛选捕捉法一般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广泛地浏览资料。在浏览中要注意勤作笔录,随时记下资料的纲目,记下资料中对自己影响最深刻的观点、论据、论证方法等,记下脑海中涌现的点滴体会。当然,手抄笔录并不等于有言必录,有文必录,而是要做细心的选择,有目的、有重点地摘录,当详则详,当略则略,一些相同的或类似的观点和材料则不必重复摘录,只需记下资料来源及页码就行,以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对于资料的处理,是论文写作必须经历的过程。一位学生写的《论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及其典型意义》一文,对《沉沦》中的主人公及其意义进行了探究,文章局限于《沉沦》,未能对郁达夫的其他小说(如《十一月初三》、《南迁》、《银灰色的死》等)中的这类形象进行综合分析,更缺乏比较,显得过于简单化,既论述不深刻,结构上也极不匀称。这些缺点,就是资料的处理不当造成的。

  第二步,是将阅读所得到的方方面面的内容,进行分类、排列、组合,从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材料可按纲目分类,如分成:系统介绍有关问题研究发展概况的资料;对某一个问题研究情况的资料;对同一问题几种不同观点的资料; 对某一问题研究最新的资料和成果等等。

  第三步,将自己在研究中的体会与资料分别加以比较,找出哪些体会在资料中没有或部分没有;哪些体会虽然资料已有,但自己对此有不同看法;哪些体会和资料是基本一致的;哪些体会是在资料基础上的深化和发挥等等。经过几番深思熟虑的思考过程,就容易萌生自己的想法。把这种想法及时捕捉住,再作进一步的思考,选题的目标也就会渐渐明确起来。

  2、追溯验证法

  这是一种先有拟想,然后再通过阅读资料加以验证来确定选题的方法。这种选题方法必须先有一定的想法,即根据自己平素的积累,初步确定准备研究的方向、题目或选题范围。但这种想法是否真正可行,心中没有太大的把握,故还需按拟想的研究方向,跟踪追溯。追溯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①看自己的"拟想"是否对别人的观点有补充作用,自己的"拟想"别人没有论及或者论及得较少。如果得到肯定的答复,再具体分析一下主客观条件,只要通过努力,能够对这一题目作出比较圆满的回答,则可以把"拟想"确定下来,作为毕业论文的题目。

  ②如果自己的"拟想"虽然别人还没有谈到,但自己尚缺乏足够的理由来加以论证,考虑到写作时间的限制,那就应该中止,再作重新构思。

  ③看"拟想"是否与别人重复。如果自己的想法与别人完全一样,就应马上改变"拟想",再作考虑;如果自己的想法只是部分的与别人的研究成果重复,就应再缩小范围,在非重复方面深入研究。

  ④要善于捕捉一闪之念,抓住不放,深入研究。在阅读文献资料或调查研究中,有时会突然产生一些思想火花,尽管这种想法很简单、很朦胧,也未成型,但干万不可轻易放弃。因为这种思想火花往往是在对某一问题作了大量研究之后的理性升华,如果能及时捕捉,并顺势追溯下去,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是很有价值的。

  追溯验证的选题方法,是以主观的"拟想"为出发点,沿着一定方向对已有研究成果步步紧跟,一追到底,从中获得"一己之见"的方法。但这种主观的"拟想"绝不是"凭空想象",必须以客观事实、客观需要等作为依据。

  3、热点关注法
  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新理论的运用;二是对新现象的关注。

  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流派出现,去关注它有两大优势:一是前所未写,二是容易发表。韩寒、郭敬明奇幻文学(《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刘心武的《班主任》曾经影响很大,现在他转向去搞《红》学研究,前后的思想变化,也是值得关注的,关键是找准一个角度。

  网络文学问题: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欧阳友权教授、博导,从1999年开始就研究网络文学,成为这方面的先驱。现在已经带了不少这方面的研究生,硕果累累。现在仍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研究。

  笔名"新手上路"曾在北大中文论坛上发帖:毕业论文《海派都市文学的民间世界》这个选题可否?向网友讨教。缘由在于:陈思和在《民间的还原》和《民间的沉浮》中提出了"民间"这个在90年代非常流行的概念,他所说的民间主要是指农村乡土文化的一种自由自在,藏污纳垢的文化形式。同时,他在分析张爱玲的时候,提到了都市民间这个概念。后来王光东,张新颖等学者进一步拓展了陈思和的民间理论,提出了乡土民间、城市民间、大地民间等比较具体的看法。我想就海派文学中新感觉派张爱玲,苏青,予且,潘柳黛等人的都市民间世界的不同形态和知识分子介入都市写作的民间立场进行论述。具体如何拓展思路,加深深度,想听各位兄台的高见!   选择热点的论文选题,一定要把理论吃透。比如"现代性"问题,你自己都没搞上去清楚,怎么写?热点也是相对的,注意时间。

  4、引入比较法

  [L]因为在平常的教学中,缺乏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能力的训练。同类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是处理信息资料一个极好的办法。如《***与沈从文泛神论思想比较》[/L]

  对同类型的作品进行比较,如外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中外自传体小说比较等等。《儒林外史》与鲁迅《白光》在描写知识分子受科举毒害上有相同的主题,与钱钟书《围城》对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的揭示又极为相似,都可以让学生作个比较。鲁迅与果戈里《狂人日记》有着明显的借鉴关系,比较两部作品的异同,可以见出鲁迅作品深刻的思想性。再如巴金《第四病室》与契诃夫《第六病室》写法上极为相似,也可让学生进行比较。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比较的方法被广泛加以运用。既可以古今进行对比,也可以中外作品进行比较。如《红楼梦》与《金粉世家》的比较,就属于古今对比。有位作者从"悲剧形态的接受与缺失"、"形象创造的形似与神异"、"叙事描写的模仿与转型"三方面进行比较,文章写得就很有新意和深度。《红楼梦》与《卢贡家族的命运》都对巴金的《家》产生过深刻影响,也可以将这三部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研究。

  网上有篇论文叫《论中国当代成长小说的内涵》,就是采用比较方法写的。其"内容摘要"写道:

  成长小说作为一种小说类型在西方文学史上有明确的概念内涵和成熟的文本实践,但在中国当代文学中,"成长小说"一词的使用相当不规范,意义含混模糊,缺乏清晰的概念定位和清晰的创作传承,缺乏主动和有意识的小说创作,与此相关联的理论批评和创作指导也没有被提到应有的高度。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成长小说概念、理论和不同境遇的梳理,真实表明了中国当代成长小说身份的尴尬和内涵的亟待明确,因此,本文的主体构架就在于:通过对中国当代成长小说内涵的初步界定和具体的几部作品的详细解读,以比较的方式,运用个案分析的方法阐释中国当代成长小说的概念,考察中国当代成长小说的创作实践,初步确立成长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位置,尝试弥补中国当代成长小说理论上的空白。并试图吸引学界更多的重视,作更进一步的理论探讨与归结,也试图提供一种崭新的研究视角去审视跌宕起伏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   5、移花接木法

  同一个时代的文学,会有许多共同的东西,在不同的作家身上都有所反映。但在文学研究中,有时往往只注意到某一个作家的这一特征,而忽视了其他作家所存在着的这一特征,发现了类似的这种情况,就可以写成一篇论文。如我们讲***的《女神》,免不了要谈到这部诗集上的"泛神论"思想。大地万物都是神,泯灭人与动物的界限,所以"我就是火,火就是我""一切的一,一的一切,都在燃烧"就可以解释过去。有人就从中得到启发,研究沈从文的"泛神论"思想,这种选题就有一定的新意。

  走边缘化的研究道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创新方法。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叉点,可以生发出许多有意义的东西来。如文艺心理学研究、文学与法制的综合研究等。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研实践的能力体现,也检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之一。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事关学生能否顺利毕业,各类高校对此都高度重视。近年来一些毕业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抄袭现象严重、选题过于集中等等,因此有必要对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进行指导。


该文章《学术论文常见的选题方法》来源于出国留学网,网址:http://bylw.liuxue86.com/a/3349207.html